人類是心智的彩虹。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和期待。我們丁克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選擇丁克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本文將做一些粗略的梳理,歸納總結人們各不相同的丁克原因。當然,由於我不可能了解每一種生活狀態和每一個靈魂,自然也不可能讓這份總結詳盡無漏。
整體上看,我們可以將這些各不相同的原因分為兩大類: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其中外部原因涉及國家、社會、地球乃至整個宇宙;內部原因則涉及個人的境遇、家庭情況、經濟和健康狀況、人生的理想與價值體現等。當然,許多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往往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但本文不會試圖分析這些複雜的交織,只會在不同的側面做一點簡單的描繪。
外部原因#
這不一定是最壞的時代,但遠遠算不上是最好的時代。我們都生活在這個時代,被時代的浪潮裹挾著,沉沉浮浮,都有各自的視角和觀念。據我觀察,人們選擇丁克的外部原因主要可總結為以下幾類(其中一些原因存在交集,但側重點不一樣):
- 對人類社會的整體未來悲觀。 這算得上是最主要的外部原因。在許多人看來,現如今至未來幾十年是一個「倒車」的時代,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而在現代技術的加持下,權力和資本的力量更是進一步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強,從而進一步強化了普通人所感受到的不確定性。一些人甚至會在這種不確定性面前喪失安全感,畢竟過往歷史中已經有過累累社會悲劇的先例,甚至往往人命如草芥、成炮灰。在這種情況下,生女育兒自然就不會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畢竟一個人怎麼會讓自己的孩子降臨在一個自己眼中越來越壞的世界呢?
- 地球不太妙。 近幾百年來的人類活動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甚至有學者基於此提議設立一個新的地質年代,即人類世(Anthropocene)。但儘管人類對地球生態具有極大的破壞力,人類依然還是這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人類在破壞生態的同時也在破壞自己的生存環境。氣候變化、自然和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污染和廢棄物危機這三大地球危機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這些問題已經對人類的生存生活產生了實際影響,具體包括糧食危機、疫病流行、洪水和乾旱頻發、嬰兒畸形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有許多人認為讓孩子誕生在這個地球上是非常不明智的,畢竟沒人知道地球環境還會繼續惡化到何種程度。
- 人類已經夠多了。 聯合國預計,2040 年世界人口將超過 90 億人,比現在的 76 億人還多 14 億。大量人口以及部分人口的奢侈生活方式考驗著地球的供應能力 —— 該報告也預計這 90 億人之中將有 20 億人處於貧困狀態。所以很自然有人會認為自己不生育才是更適宜地球和人類整體的選擇 —— 總得有人為地球母親考慮考慮。
- 階級固化,貧富差距加大。 這是一個富人恆富,窮人愈窮的時代,比如現在中國前 1% 富人佔據了中國三分之一的財富。窮人單靠自身努力實現階級跨越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畢竟大部分人都不是天生有才。在這種前提下,一些人自然排斥生育,畢竟就算生育,自己的孩子也大概率只是繼續與同階級群體內卷,繼續為權貴富豪服務而已。
- 中國老齡化。 據報導,2040 年中國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到時候養活 1 個老年人僅有 2.5 個青年人。如果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孩子成年後會壓力山大,想必很多人會三思而後行。
- 國際局勢動蕩。 最近很多人都有種感覺,似乎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了。假如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會有大量年輕人死於戰場,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其中之一。與其忍受喪子之痛,一開始就不生孩子似乎是更好的選擇。即使不會出現戰爭這種極端情況,經濟下行也已經不可避免。
- 宗教或道德因素。 一方面,一些宗教會限制信徒的生育活動;另一方面,一些信徒也會主動放棄生育。佛教等一些傳統宗教姑且不談,現在也有一些反對生育的新宗教或思想流派。舉兩個例子:反出生主義(Antinatalism)認為未經孩子許可而生育孩子是不道德的,支持該思想的人自然也不會選擇生育自己的孩子;人類自願滅絕運動認為人類是有害物種,應當通過停止生育來實現自我滅絕。
內部原因#
伯特蘭・羅素曾經寫過一篇短文《我為什麼活著?》,想必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讀到過,其中寫道:「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這三種激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
而對我們其他人來說,支配人生的激情可能各不相同,孩子並不一定就是必選項。甚至還有些人的人生並不是被激情支配著,而是某些更加難以違逆、不可抗拒的東西。
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個人層面的內部原因(並不包含被動不育的原因,如疾病導致不育或貧窮導致無法獲得配偶):
- 人生的意義。 我為什麼活著?這是幾乎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反復思索的問題。在一些丁克族看來,孩子在實現人生的意義上毫無幫助,甚至可能成為阻礙;比如生養孩子可能與其職業願景抵觸,讓其不能在養好孩子的同時兼顧自己的事業。
- 生孩子很痛苦。 「生孩子很痛苦」並不是觀點,就是一個事實。一些丁克女性不願意承受這種痛苦,一些丁克男性也不願自己的伴侶承受這種痛苦。他們當然可以因此不生孩子。
- 生孩子會損傷身體。 對女性而言,不僅生孩子的過程很痛苦,而且還可能伴隨後遺症,其中包括產後抑鬱、失禁、痔瘡、畸形……
- 擔憂生出不健康的孩子。 生育的孩子不健康在很多人看來都是難以接受的苦難。儘管現在已經有了非常出色的產前檢測技術,但依然難以保證孩子就一定是健康的。一些人不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 無法承受喪子之痛。 同理心強的人即使沒有生育過孩子,也依然可能在社會新聞或影視作品中體驗過難以忍受的喪子之痛,為了避免自己遇到這種風險,直接放棄擁有孩子的可能性也是一種選擇。
- 生子易,養子難,養好就更難。 對許多家庭而言,養孩子的成本占比會很高,要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兼備,在與同輩人的內卷中表現更加出色,還需要投入遠遠更多的時間和資本。既然養不好,乾脆就不生了。很合乎邏輯的思路。
- 生孩子會讓自己放棄喜歡的生活方式。 孩子毫無疑問會影響原本的生活方式。為了生養孩子而放棄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是否值得?不同的人當然有不同答案,但丁克的答案顯而易見。有的人喜歡旅居,有的人甚至就只願意一個人生活…… 他們都不適合生育後代。也許有人會批評說這種理由完全是自私的考量,但實際上,如果一個人要犧牲對自己重要的東西來養一個原本可有可無的孩子,那也不見得能養好他,畢竟有些人會把生活施加於他的壓力轉移給自己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不生孩子反而是更不自私的選擇。
- 不喜歡孩子。 有些人就是沒辦法喜歡孩子,甚至可能對孩子抱有敵意,這樣的人不生養孩子是一種負責的表現。
- 童年陰影。 人們往往低估童年陰影對於人的影響,但這的確會影響人們在生育後代方面的決策。
- 環保主義。 人類具備很強的污染和攫取自然的能力,一些人會基於環保的考量放棄生育。
- 孩子會影響夫妻關係。 孩子會出現在父母之間,占有父母的注意力。對於更喜歡自己二人世界的人來說,孩子算不上是好事。
- 養孩子很累,勞心勞力。 許多人的生活本身就已經很累了,再養個孩子會更加勞累。
- 自己曾在原生家庭遭遇不幸,讓其失去了養孩子的信心或意願。 有些人曾經歷苦難,自然不願意讓這苦難延續下去。
- 養孩子是難以承受的重任。 養孩子是一份巨大的責任,一些人不願承受。
- 生孩子不划算。 生孩子的投入 - 產出比太低,並且養子防老是有風險的。雖然確實有一開始就指望將自己的老年生活壓在孩子身上而生養孩子的人,但這種做法在許多人看來並不道德,因為這是對後代的有計劃剝削。
- 表達抗議。 一些人通過放棄後代來表達對人類、社會、政府、家庭乃至自己的反對、抗議或否定,比如女權主義者通過放棄生育來表達對男權社會的抗議。還有,「這是我們最後一代,謝謝!」
- 藝術或哲學表達。 一些藝術家認為放棄後代是一種行為藝術。一些人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生孩子自然也沒有意義。詳細的理由應當非常多樣化,我甚至見識過有關「閹割愛好者」的報導。
整體而言,丁克族選擇丁克的原因五花八門,而且往往是多種內外部原因的混合。礙於篇幅,本文只能做到點到為止,同時也不免掺杂了一些作者自己的觀點。如果你認為有什麼我遺漏的原因或認為我的描述有欠妥當,請與我聯繫。
最後說一點或許題外的話。丁克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其它生活方式沒有本質差別。人在選擇不生養孩子時或許會失去一些美好的人生體驗,但反過來,選擇生養孩子的人同樣也會失去另一些美好的人生體驗。只要對他人無害,任何人的任何選擇都理應得到尊重。丁克族是人類的一份子,同樣也有好人和壞人,既不更高尚,也不更卑微。人活一生,不管做出了怎樣的人生選擇,最重要的就是無愧於心以及在做出選擇之後不要生活在悔恨之中。無論如何,每個人都值得活成他們期待的樣子。在此,我將祝福獻給每一個讀到這裡的人。
❈❈❈❈❈❈❈❈❈
擴展閱讀: